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穿民族服裝參會,似乎已經成為慣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時裝在少數(shù)民族日常生活中逐漸取代了民族服裝的地位。那么,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身著本民族服裝參加全國兩會這一形式是否會延續(xù)下去呢?
每年全國兩會,很多媒體都會選擇“春天來了”作為攝影作品的標題,而這些攝影作品的主角大多是身著五彩繽紛的民族服裝的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穿民族服裝參會,似乎已經成為慣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時裝在少數(shù)民族日常生活中逐漸取代了民族服裝的地位。那么,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身著本民族服裝參加全國兩會這一形式是否會延續(xù)下去呢?
民族服裝承載著一種使命感
“每次到北京開會,我都會穿上我們珞巴族的民族服裝,我想提醒自己,我代表的是一個民族,我是珞巴族的唯一代表。一想到這兒,就會產生一種神圣感!”來自西藏的珞巴族代表曉紅說。
曉紅記得7年前她第一次抵達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時,有媒體記者看到她是西藏代表團代表時,問她是不是藏族,曉紅回答說自己是珞巴族!暗悄俏挥浾哌是沒弄清我是什么民族。后來我給他寫在紙上,他仍然沒明白我的服裝和藏族服裝的區(qū)別。我國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裝,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即使是同一個民族的服裝也是千差萬別的,不同時代民族服裝也是不同的。所以,從第一次來北京開會至今,我始終堅持穿民族服裝!
作為十屆、十一屆全國兩會唯一的珞巴族人大代表,曉紅說:“現(xiàn)在全國的珞巴族只有不到3000人,盡管人口很少,但在行使當家做主權力的時候,我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樣受到重視。這身民族服裝讓我時刻體會到的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民族服裝與生活息息相關
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阿不都拉?阿巴斯也是兩屆人大代表了,他的民族塔塔爾族在我國大約只有4500多人!拔覀兯栕宓拿褡宸b非常漂亮!”阿不都拉?阿巴斯一邊講,一邊用手比劃著塔塔爾族服裝的特點。“作為兩屆全國人大會議塔塔爾族唯一的代表,身穿民族服裝參加全國兩會,我認為非常有必要,無論在會場還是駐地,都會吸引諸多眼球,特別是媒體記者。這是對我們塔塔爾族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傳播形式。”
“不過,今年我沒有穿民族服裝過來!卑⒉欢祭?阿巴斯介紹,每個民族的服裝都表達著這個民族的某些文化理念。比如馬背民族的服裝設計多短小緊湊,便于騎馬。如今大家出行方式都改成坐汽車了,因此服裝自然也變了。
塔塔爾族的祖先以前一直穿本民族服裝,而現(xiàn)在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舉辦活動的時候,才穿自己的民族服裝。“我這次之所以穿著西裝來,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塔塔爾族平常的生活和其他民族一樣,大家都穿西裝、穿T恤!”
民族服裝是多元文化的展示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有著各自的特點。在全國兩會這樣的重大活動上,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身穿民族服裝,是多元文化的一次盛大展示,也是我國各民族團結進步的象征!”人民網記者張玉珂說。
每年全國兩會,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身著民族服裝的圖片報道往往占據(jù)著各媒體的重要版面。絢麗的服飾、燦爛的笑容,不僅使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成為攝影記者追尋的目標,也成為這個春天的盛會中最惹眼、最亮麗的風景線。
“我認為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身穿民族服裝對民族文化傳播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是我國民族團結盛世的最好象征!”張玉珂說。
-- 來源:兩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