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設計將影響時裝走向何處?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這是每一個品牌運營者都迫切想要找出答案的問題。金融危機是一場價值危機,而尋找時裝的方向,就是尋找價值的方向。
設計肩負責任
從20世紀90年代初大學畢業(yè)到2000年初的10年工作經(jīng)歷中,馬可了解到一個事實:這個世界根本不缺乏能設計出時尚、優(yōu)雅、性感、漂亮時裝的設計師,卻非常缺乏服裝設計師。在馬可的字典里,時裝和服裝兩個詞的含義有天壤之別。事實上,變化莫測的時裝把人們的生活裝扮得絢麗多彩,充分滿足了人們各種各樣的欲望,并幾乎讓人們相信:你可以買到你能想到的一切。
隨著年齡與閱歷漸長,藝術的吸引力對馬可有增無減。藝術世界在馬可眼前展開動人心魄的圖景,帶給她對生命價值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不再滿足于服裝在生活中的實用性、裝飾性及形式上的各種變化,馬可渴望服裝之于她如同油彩之于畫家、石頭之于雕塑家一樣,擁有作為一種單純的個人創(chuàng)作語言的獨特表達,走向內心世界最深處的交流與思考。
“我認為,好的藝術應該能夠探及人們的情感與精神世界里最深刻、最強烈的那些部分;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成為歷史的記憶,把那些曾經(jīng)存在于人類生命中的珍貴情感和價值永遠地保留下來,幫助我們了解我們是誰。”
不滿足于一般表象世界對于服裝僅僅出于視覺上的賞心悅目或一般人出于實際功能性的購買,馬可深信,作為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作語言,服裝具備觀念傳播、精神交流的無限可能性,甚至能夠引發(fā)深思繼而改變行為。
她認為,在21世紀,設計師不應該再是一味只為展示自我個性、創(chuàng)造短時間流行的消費促進者;設計師不能再關上設計室的門,自我陶醉于奢華之夢里:“如果你親眼目睹過一個真實的世界,就會對這個時代真正需要設計師承擔的責任有了全新的認識!
2008年的時候,馬可寫了一篇小文,闡述她所理解的服裝設計師的責任。她提到,個性時代已將要結束,共生共榮的共性時代即將開始。這一半出于人類的生存之必需,另一半出于人性的不斷超越之必需。
設計與生活同行
也是在2008年,馬可的長春老鄉(xiāng)、另一位優(yōu)秀的服裝設計師計文波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中國服裝設計師所追求的應該是一種價值??人類的價值。
“能讓人們記住你的是什么呢?不是商業(yè)價值,而是美化人類的價值!庇嬑牟ㄕf,“有時候,我就想自己,還有多少時間能為人類做些事情,能為下一代做些事情?我認為,這比什么都重要。”
夜幕降臨,街道上傳來嘈雜的音樂。在許多人眼里,這是一座很難與時尚沾邊的小城。事實上,這也是許多設計師的看法:這里能有時尚嗎?這里能做設計嗎?然而,計文波在這里“沉淀”了下來,而且一待就是10年。
在計文波看來,服裝是綜合藝術的體現(xiàn)。服裝設計來源于生活、藝術和文化。作為一個設計師,如果脫離生活和大眾,就不是好的設計師。換一個角度,設計師還要有自己的個性、文化、追求、夢想,有了這些,才能把藝術行為通過服裝專業(yè)行為表現(xiàn)出來,引導時尚。
計文波說:“我從社會現(xiàn)象和生活狀態(tài)這兩方面來理解時尚。在尋找時尚元素時,設計師是有借鑒的,我認為,最大的借鑒就來自于國家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在CHIC2009上,“七匹狼”把“生活形態(tài)館”搬到了男裝展區(qū),展位面積達1000平方米。在“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看來,雖然不同品牌的理念及其傳遞方式不盡相同,但不管怎么樣,生活形態(tài)的發(fā)展肯定貫穿在任何一個品牌中,只是大家的方式不一樣。他認為,過去那種抄襲、跟風、模仿等風氣,將會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清理和淘汰,未來能夠生存的品牌,一定是有特點、能抓住生活形態(tài)、為特定顧客認同的品牌,品牌差異化會在這輪危機中體現(xiàn)出來。
文化助品牌突圍
品牌一旦形成自己的風格,就面臨更大壓力,“藝之卉”找到的突破口是文化。
早在2003年,“藝之卉”就提出了“你的氣質可以被閱讀”,2004年,又將這一品牌追求過渡到企業(yè)追求。 當時,有人對“藝之卉”董事長周勝說,你們做的這些和服裝無關。周勝答道:5年以后,你們再看。他說,實際上,從那時起,“藝之卉”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拔覀儾皇乾F(xiàn)在被發(fā)現(xiàn),而是許多年前就為現(xiàn)在努力。我們一直在堅持,一直為這個目標在做!
過去的10年里,中國服裝設計汲取了文化、藝術、功能、責任、文化、風格、技術、材料等多種文化元素,打破了傳統(tǒng)文化所固有的界限。這是一次將時裝工業(yè)的發(fā)展與各行特色及精神狀態(tài)的展示融合在一起的努力。
在周少雄看來,中國品牌要需要做的,文化不是用嘴巴來講的,更重要的是行動,文化要與產(chǎn)品融為一體,要用行為來體現(xiàn)。他說,這一點,是中國服裝品牌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如果以前在這方面做得不扎實,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就會顯現(xiàn)出它的薄弱性,當初的浮躁就會暴露出來。
周少雄還表示,文化需要用心和用力,慢慢地造出來。過去那種炒作概念、浮夸的時代已經(jīng)結束了。下一步,企業(yè)的發(fā)展要在務實方面,要真正站在消費者和創(chuàng)造價值的角度想問題!斑@越來越成為行業(yè)的共識。大家的關注點也會越來越集中到這一點上!
危機后的新階段
從去年開始,每天下班回家后,不論多累,毛繼鴻都要花上個把小時寫毛筆字。他還用毛筆書寫公文!袄狻钡钠髽I(yè)戰(zhàn)略目標和計劃,他都是用毛筆書寫的!澳愕睦献孀诰妥≡谀愕难豪。”毛繼鴻說,他所熟識的許多學者,都是先學西方美學,然后又回過頭來研究中國美學,結果發(fā)現(xiàn),還是自家的東西好。
而在周勝看來,如果中國服裝設計還走CHANEL和GUCCI所走過的道路,就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跟在別人后面的模仿者。即使外國大牌的設計水平比中國品牌高,但它們對東方情懷、中國元素的理解不可能比中國品牌更高。他相信,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意識的復蘇,中國服裝將能夠更好地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去解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傳播有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
“如果說,我們在未來真的能夠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話,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有多么強大,而是因為我們生逢其時。全世界所有的品牌,都不是設計師自身強大,而是因為設計師生逢其時!敝軇僬J為,中國現(xiàn)在崛起的一些時裝品牌,基本上就是1997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產(chǎn)生的,如今,新的金融危機來了,未來中國會不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品牌?絕對會有。
對于計文波來說,眼下他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中國品牌能不能成為國際品牌,中國設計師能否成為國際級的設計師。在他看來,有沒有遭遇金融風暴,問題并不大,關鍵是設計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只有這樣,設計師才可能走向成功。而金融危機給中國品牌??特別是設計師品牌帶來的反而是機遇。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危機過后,中國服裝設計乃至中國服裝都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期 待??
我們能在2009中國服裝論壇上收獲什么?
2009中國服裝論壇能夠為我們帶來什么?
許多人了解深澤直人,是從他設計的那只抽風扇形狀的CD播放機開始的??那是MUJI(無印良品)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
MUJI誕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金融危機之后,當時許多日本公司都不約而同地開發(fā)“無品牌”的好產(chǎn)品,“追求產(chǎn)品本身的價值,擯棄華而不實的包裝與推廣”,成為那個時期無意識的集體行為。MUJI則是那個時代、那種設計思潮氛圍下孕育最成功的品牌,產(chǎn)品至今風靡全球。MUJI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就是“無品牌標志的好產(chǎn)品”。
和MUJI同樣“誕生于危機”的還有深澤直人,一位充滿魅力的工業(yè)設計大師。MUJI、蘋果、愛普生、日立、耐克、東芝等著名企業(yè)的許多關鍵設計,他都有涉足并受到尊崇。不過,設計界認為,他的最大貢獻并非產(chǎn)品本身,而是精粹的設計理念??無意識設計。
日本金融危機曾經(jīng)造就了包括深澤直人在內的一系列奇跡:品牌和人文價值觀的高度統(tǒng)一、新品牌躋身超級大牌的火箭速度、品牌形象到國家形象的全球化推廣。而當時沒有人認為,金融危機能促成了頂級企業(yè),頂級設計師以及新文化的誕生。但是,它們全都發(fā)生了。
作為2009中國服裝論壇嘉賓,深澤直人將出席論壇并發(fā)表演講。讓我們與這位設計大師一道,共同尋找服裝的方向。
-- 來源: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