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大襟衫”、“背嬰帶”、“高領長衫”……我們對這些經常在歷史劇、電影中出現的服飾并不陌生,但“三寸”到底有多?“大襟衫”有多大?
中國服飾經過幾千年的不斷相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態(tài),到了清代,服飾更是身份與社會地位的象征。
★小花鞋大襟衫
小腳繡花鞋和大襟衫是清代服飾中的兩個典型代表,一大一小展品相映成趣。
最小的繡花鞋只有10厘米,剛好可放在手掌上。小腳繡花鞋俗稱“小腳鞋”,又稱“弓鞋”、“半弓”,一虎口(約四五寸)為一弓,半弓喻其纖校大襟衫則完全超乎現代人所能想象的規(guī)格,長96厘米,肩寬58厘米,腰寬62厘米,下擺85厘米,就算是超肥胖婦女穿起來也綽綽有余!
★金補子花絳邊
清代雖然廢除了明代的服飾,但在不少方面還是沿用前代的形制,其中較為顯著的要屬明代官服上的補子。補子是官服上顯示官職品級的圖案織物,40-50厘米見方,織繡上不同的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補子紋樣用禽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如文官自一品以下,依次用仙鶴、錦雞、孔雀、云雁、白鷴、鷺鷥、黃鸝、鵪鶉,雜職練鵲;武官一、二品為獅子,三、四品為虎豹,五品熊,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所以,從官服就能看出人的身份地位。
男士看官服,女士看花絳;ń{是用絲線或珠子編織成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清代廣東刺繡和綢緞以構圖豐滿、色彩鮮明、手感柔軟等特點在全國絲織刺繡業(yè)占有一席之地,是清代廣東貢品之一。蓮花紋、蘭花紋、梅花紋、牡丹紋……亮麗如新,以玻璃珠片穿飾而成的花絳更是嚴謹精細,清宮服裝的奢侈華美,由此可見一斑。
★中山裝和旗袍
清末民初,孫中山先生提出“常服聽民自便”的原則,吸收了西服輕便得體的優(yōu)點,再參考日本學生的校服,授意中興會的成員黃隆生創(chuàng)制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便服,這種便服1920年后逐漸在城市普及,人稱“中山裝”。展覽中的一件,是孫中山1912年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穿著的復制品。
女裝變化更大。清朝建立后,滿族婦女的“旗裝”就成為宮廷和王室婦女的“專用服裝”,“旗裝”就是“旗袍”。民國20年后,旗袍盛行一時,取代了“上衣下裙”的款式。這次展覽中,我們可以親眼見識旗袍演變的全過程----“清代旗女之袍”、“民國時期的新旗袍”和“當代時裝旗袍”。你會發(fā)現,上世紀30年代旗袍成為中西合璧的產物,除了吸收傳統(tǒng)的直身平面裁剪技法,還大量引進西方的裁剪、裝飾工藝,沿用下來就成為了現代流行的旗袍。
★少數民族早有“超短裙”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服”。以居住在南方地區(qū)各省區(qū)的黎族、苗族、壯族、瑤族的民族服飾來看,黎族衣服喜好青色,以棉麻為料,婦女一般著對襟無扣上衣和筒裙,黎族筒裙中早有二三十厘米長的超短裙,上面多是嶺南著名民間刺繡之一的黎錦工藝。
-- 來源:服裝商情網